欢迎来到南阳建筑工程学校
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建校简介
校长致辞
历史沿革
学校领导
信息公开
基本信息
学校文化
学校治理
社会责任
教育教学
成人专科教育
远程本科教育
学生活动
文学社
学生会
建筑培训
管理机构
群众组织
职能部门
办公电话
招生就业
分配去向
就业信息
报考指南
考生问答
教学资源
成绩查询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6]2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 ...
一年级一学期
一年级二学期
二年级一学期
二年级二学期
三年级一学期
三年级二学期
四年级一学期
查询
管理机构
专业介绍
职能部门
群众组织
办公电话
人才培养
学校领导
校园文化
办公专区
招生就业
远程本科
成人专科
网上报名
就业信息
分配去向
就业情况
友情链接
河南省学生资助
河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河南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南阳市招生办公室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南阳市招生信息网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纪委监督举报
关于进一步明确纪委监督举报相关事宜的公告
公告通知
更多+
更多
公告通知
南阳建筑工程学校2024年秋季招生公告
2024.06.11
南阳建筑工程学校2024年春季招生公告
2024.01.25
2023年南阳建筑工程学校春季招生公告
2023.05.11
南阳建筑工程学校2023年秋季招生公告
2023.05.11
南阳建筑工程学校食堂招标公告
2024.07.31
南阳建筑工程学校 2022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
2022.08.29
南阳建筑工程学校2022年秋季招生公告
2022.04.24
南阳建筑工程学校2022年春季招生公告
2022.01.11
校园文化
我的茶文化
我的茶文化
小萱
闲来无事,沏一杯友人送的祁门红茶放在案头。闻之,醇香可鼻;观之,色如玛瑙,油润透红;品之,绵软细滑,神清气爽。一些像普洱茶一样的陈年旧事,因茶而复活,而显现。
最早接触“茶”,可以上溯到日益遥远的童年时代—-20世纪七十年代初。每逢春节来临,父母操办年货时,会十分奢侈地买一包无品牌、无产地、无生产日期的茶叶。干茶叶色呈黑褐,形似枯叶,沏成后,茶色黑咕隆咚,入口苦涩兼备。就像那个年代南阳人喜欢抽“白河桥”香烟一样,喝这种口感极差的茶,仿佛就成了那个年代生活“奢侈”的缩影。人们喝这种茶时表现出的无畏和气概,犹如发表无声的宣言:能够承受这种口腔苦难的人,才是真正享受生活的人。
那时的我,对茶叶的认识是懵懂的。我想,第一次“品尝”这种茶时,表情一定是很怪异甚至是痛苦的。爱喝茶的父亲说,喝茶能去油腻、提精神。这种说法对童年的我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但奇怪的是,这种茶却一直印在我的记忆中,就像它的颜色和味道一样,从来没有褪色,从来没有改变。有时,我会突发奇想,难道童年的茶在我的生命中具有某种暗示?或者具有某种特殊含义?——那段无法磨灭的时光会因为童年的茶而变为永恒?难道生命中的永恒只存在于过去?因为,今天,以及未来,无论人,无论事,无论友谊,无论爱情,甚至亲情,是没有永恒的。永恒,只是一个美好愿望而已,它在现实中,是难以存在的。
第一次惊讶于茶的魅力,是在我的青年时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我刚参加工作。穆是我的同学,高中毕业后就在一家工厂上班,平日来往较多,彼此感觉更加接近。一次,穆到杭州出差后带了一包茶叶特意送给我。我记得茶叶袋子是塑料的,袋子上的图案是绿色的茶叶,袋子右上角写着非常醒目的两个大字:绿茶。袋子下方写着:西湖龙井。字体小了很多,显示着一种计划经济年代尚未被消费者认可的不自信和不甘心。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茶。茶叶的颜色是微微发暗的绿色,饱满而凝重,沏开后,叶子顿时变成翠绿色,在透明杯子里上下飘移,顷刻功夫,即可看到西湖龙井的特有外形:一旗一杆,姿态非常优雅。再看茶色,淡绿透明,自然清朗。品其味,淡香淡雅,口感清雅宜人。我惊讶地对穆说: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好看、好喝、好闻的茶!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而今的穆已经是事业有成的“老板级”人物了。当他心中的世界越来越大时,他不会想到当年的一包绿茶像青年时代的友情一样,纯真、透明,以其独特的魅力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我,我们,以及所有的人,在忙忙碌碌向前走时,更多的人可以清楚地细数自己的所得,与此同时,同样多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遗失了什么,相信这种遗失不是主动的,不是故意的,但却早已成了事实。
而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回忆变得多了起来,我会时不时地想起青年时代,那些充满火热激情的人、事、友情、欢笑、眼泪以及在今天看来无比温柔的烦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们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疏远,淡的就像曾经令我惊讶的第一包绿茶,以一种雅致而又模糊的姿态存储于记忆的最深处。它们的疏远就像绿茶的香气,飘逸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无法复原,无从寻觅。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忙于工作和家庭的我,似乎完全忽略了茶的存在。某一天,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经大踏步地进入中年。记得90年代初的一个夏季,单位给每个办公室发一盒信阳毛尖降温消暑。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我,对这种茶叶很为不满——每次喝起,索然无味。便会嘲弄一番:这样的茶叶也叫信阳毛尖?简直是毛叶子嘛!同事会跟着附和说:准确说,这是老树叶子!直到有一次,同事小于说:没有见过真正的信阳毛尖吧?说罢信手从办公桌内拿出一罐“信阳毛尖”。同事们一拥而上,终于见识了信阳毛尖的风采。
小于说:这种毛尖得之不易。他的妹,是信阳茶农。妹家每年产茶无数,但真正的好茶却很少,这种茶出自乌云山山顶,在适当的时间采摘、加工后,一般不卖给别人,多数留着自己或送给亲朋好友享用。小于的讲说增加了茶的神秘感和珍贵感。当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茶叶罐时,同事们都凑了过去,看后大呼:这才是真正的毛尖啊!只见罐中茶叶如同一根根小细针,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深绿色,茶叶通身毛茸茸的,仿佛刚刚披上了一层白雾。沏开后,小细针状的叶子便错落有致地立了起来,这形状,自然又引起了同事们的一阵称赞——果真是色香味形俱嘉啊。真正让人叫绝的自然是茶色和茶香,那颜色,一瞬间,绿在了眼里,同时,也绿在了心里。那茶香,自成一格,那是一种内敛、温厚的香味,毫无张扬之感。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的此种品质,让我想到了我身边的一些人—默默无闻、不计名利、勤劳质朴、不饰张扬。这些人,如风雨而来,如微尘而去,也许没有人记起过他。但他走后,会有人纪念他,纪念他的平凡、平淡,纪念他像信阳毛尖一样的品质。我相信,将来,我也是这样的人。
真正和茶结缘,应该在我的而立之年之后。此时的我,会偶尔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学着品尝茶。在福州出差,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功夫茶。泡器、纳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加上专门的器皿,泡出的茶能格外清香。全然不像我们时常的“老牛饮水”式 “喝”茶。原来,茶可以喝的这么优雅,这么艺术。海南的苦丁茶,以及后来在庐山、湘西喝的乌龙茶、铁观音,云南普洱茶,黄山毛峰茶,江苏天目湖白茶等,都给于我不同程度的惊喜和快乐。
品茶可以独自品尝,有时和家人朋友一起品尝,最让我开心的是在亲朋好友面前故弄玄虚、炫耀自己一知半解的茶文化,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言随心声,心随茶动。此刻的我会得出一条异常清醒的人生哲理:分享快乐是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但遗憾的是,这种分享看起来简单,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种无比奢侈的梦想。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有时只有一杯茶的距离,有时却是固若金汤的城墙。像所有人一样,在今后的历程中,我不知道茶将陪伴我演绎出什么历史,沉淀出什么文化,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茶,必将陪伴着我,必将给我更多的启示、提醒、感悟,甚至觉悟。
上一条
返回
下一条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