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班长我的班
我的第一任班长是现在学生会主席孟维基同学,刚一入校他就表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入学军训刚结束,他就被全班选为11(4)班的班长和他们宿舍的宿舍长。在他的带领下,11(4)班同学团结友爱,他所在的宿舍也被评为“优秀宿舍”。他的体育项目很优秀,特别是篮球打得很好,11(4)班篮球队在他的带领下,参加校篮球比赛,多次获奖。他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并能够配合老师完成各项工作;做事从小事做起,早晨叫每个寝室的同学出早操,督促每名同学注意自己的卫生,倾听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在实际工作中,还总结出了一个班级管理程序,后来一直在运用:逢班级重大活动,他提出:首先了解大多数同学对此的看法和意见,然后班委综合这些意见并提出可行性方案,最后对不赞成的同学再个别做工作。按照这种工作方式,使得班级重大活动得到了几乎每个同学的支持和参与。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种思想体现。班级也由此屡获殊荣,第十六届运动会精神文明奖,第十七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南阳建校第十四届广播体操比赛冠军,黑板上面全部是班级奖状。
我的第二任班长是现在学校学生团总支部干事杨鹏,这个在南阳理工学院学过声乐的年轻人,每次学校元旦晚会,他都一展歌喉,抒发他对生活的热爱,在班级管理上他认真、负责,为同学、班集体、学校默默耕耘,奉献;在学习上,他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深受同学的爱戴,老师的赞扬。后来,一直担任班里团支书,为班级的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班团支部被学校推荐参加中建七局 “优秀团支部”评选活动。
我的第三任班长是肖龙飞,他诙谐幽默,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每次班级有大型的活动,他都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大家都参加,而且活动组织的有声有色,有他的地方,就有欢乐的笑声,因为他,我班每次元旦晚会,都有三个以上的节目被选中,节目涵盖小品,校园剧,他都亲自排练且担任主角,后来,因宣传能力特别强,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担子变重了,能力也更高了。
现在的班长张晓璐同学,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刻苦学习,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且才艺出众。他是我校文学社宣传部部长、《建校人》报编辑和记者,有很好的写作功底,《建校人》报常有他的作品。是一位具有全面素质的优秀学生。在班级管理上,他秉承其它几位班长的管理理念,并将其发扬光大,使班级工作井然有序,稳中有升。
最后,我想再夸夸我班的副班长杨林,在大家的印象里,11(4)班的班长是个变动的概念,大多由于工作能力强,去了学生会,校团总支,但每次学校要人,我总对杨林说,你一定要留下,当我提出这个要求时,杨林毫不犹豫答应了,不是杨林工作能力不强,表现不好,而是在老师心里,他太优秀了,班级太需要这样意志坚定,性格温和的人来开展工作。在学习上,第一学期,他就获得班级总成绩第一名,并做为班级第一批预备党员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知道了入党唯一正确的根本动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年级,他一直是班级学习成绩第一名,校奖学金一等奖的获得者。工作上,他负责班里纪律工作。纪律,是班级管理工作永恒的话题,也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确实,对于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人来说,这个担子确实不小。但是,杨林说“在困难面前无非两种结果——征服或者被征服,而人要进步就必须要克服困难。工作不熟悉可以学,工作的宗旨要明确——为同学;班委有变动可以交,态度要正确——凭诚心”,杨林说到也做到了。在管理上,他律人律己,恪尽职守,每天他督促同学们起床跑操,按时上课,向学生会、值班老师报班级人数,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我由此也更加了解了他,作为农村来的孩子,杨林家并不富裕,一来学校,他就到学校食堂帮忙,省下了的餐费,让家庭更困难同学吃。他积极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被同学们戏称“卖大饼的大叔”,而他只是一笑而过。对家人,他仁爱至上,姐姐病了,他利用休息时间守护床前,家里农忙,他每个休息日都不休息,回家帮父母干活,学校组织募捐活动,每次他都积极参加参与,捐款数额比许多条件好的同学还多。两年了,杨林像一棵大树一样,扎根在11(4)班,如磐石一样稳定,我也在他的身上,看到坚守的力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操和位卑未敢忘忧国情怀。
作为11(4)班班主任,我与他们共成长,组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团队,一个团队可能改变不太多,但它可以带去一种视野,一种信念,可以影响一个,两个甚至更多的班级,把班级文化传播的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