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阳建筑工程学校
公告通知 更多+
学校活动

作风建设年征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作风建设年征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丁永光
        优秀和正常的学生在接受知识以及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往往是很顺利的,但是有部分所谓的“难管生”,我们就不能只注重传授学科知识了,更重要教的是教他们如何去做人。在一次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会上,从一份关于学生的调查报告中了解到:在大多数的学生中,只极少数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在看待老师批评学生这个问题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老师是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跟自己过不去。虽然这份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也使我们了解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态。这种现象的出现,使我们广大教师不得不重新认真审视一下,在当今社会中应该如何建立和维系牢固而又和谐的师生关系。
        善于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一般而言,师生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打破观念,尊重并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
        打破传统观念,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在传统的过去,教师一直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地位,主宰一切、是学术的象征和权威, “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又充分的说明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因而传统的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但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伴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今天,孩子从小就倍受父母的溺爱、宠爱,再加上社会不良现象的充斥,势必造成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和扭曲的世界观,所以师生关系存在着对抗、对立,谩骂老师的现象。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对个性发展的要求比过去已日益强烈, 以教师为主题的教学舞台也逐渐被学生占领,所以原来那些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到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所以教育的全过程已不再是教师单单的授课,而是师生双方的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建立良好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对教育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解决好相关师生问题,从内心深处作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部分教师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下使他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在管理、沟通上如果再缺乏艺术性,总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这种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便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和支持,无形中便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于是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为“成绩”而烦恼,这时教师再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布置超负荷的作业量,这就使得部分学生过重地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更雪上加霜的是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再进行挖苦讽刺,变相体罚,无形当中使得那些学生感到自己受到排挤,学生的个性、心理受到压抑,找不到成功的阳光,于是烦学、厌学、逃学的念头随之而生。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她们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面对这种局面、这样的学生如果不及时加以教育、引导,不仅给家庭、学校带来巨大影响,还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而我们应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去引导他们,但是办法不是现成的,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的需求和基本心里做到心中有数,再抓住学生对某些积极方面想提高的心里,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心与他们沟通,真正从内心深处与他们交流、和疏通。让他们自己感觉教师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在这种前提下,再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经常鼓励他们,不断以身边与他们类似的成功例子教育、鼓励他们,帮助她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良好和谐师生关系将不再遥远。
        掌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经过教育实践,我体会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关心、帮助学生,真正做他们的引路人。“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在我刚刚当班主任时,我对那些所谓的“差生”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直到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在晚上十一点多感觉肚子疼的厉害,我感觉到事情严重便立即让同学送她到医院同时我也赶往医院,到医院后带领她看医生,化验诊断后是急性阑尾炎,随后又给他办了住院手续、通知家长、和师生商讨手术事宜一直到了凌晨3点,让她感觉到真真切切的关心和爱护。这件事情被其他同学知道后,我感觉再找学生谈话便顺利多了,有些要求即使学生不愿意服从也没有随口顶撞,同时再为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在其他教师和学生面前表扬他们、鼓励他们。慢慢地迟到的现象少了、违纪现象明显减少、上课不再病恹恹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到那些学生的进步,我才发现原来爱学生虽然很难但它是多么的重要。
        2、要多给学生鼓励和尊重,且我认为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使学生真正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渐完善和发展自由个性及健康人格;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记得在第一次开班会是,我在全体学生的面前肯定并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小的男生,并让他担任体育委员,我说:“他做事非常认真、负责,虽然说话声音小但我相信以后会改变的”没想到从那以后在班里和本职工作中表现越来越出色,与我的关系也一下子拉近了好多以至后来成为我们班班委的中流砥柱。我一直无法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次在与他沟通中我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由于他从小表现比较调皮,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并规定了他的成长路线,总是不许这不许那、做事这不对那不对,形成了他说话声音小,而且非常叛逆的性格。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和肯定竟然会改变他。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了解,做到多观察。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习性、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等特点,具备与学生相处的感情基础。
        4、让学生真正当家作主、做学习的主人。我们知道,一切知识最终总是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终归要学生自己去做。这一切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恢复学生的自信,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综上所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