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训练队首办连排干部轮训的一段往事
万华(原21支队训练队副政委)口述 高标准整理
1966年,建工部二局整编为基建工程兵21支队初期,正逢“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社会教育部门和学校受到不同冲击,向部队输送的人才逐年减少。整编中,原建工部二局一些工程技术人员未被整编入伍,造成整编后部队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日益严重,专业管理人员不配套、工种不配套成为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施工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核算工作的开展。因此,1966年8月,建工部二局在整编时,就筹划成立了基建工程兵21支队训练队。当时训练队(1972年2月更名为教导队)由12名干部和9名战士组成,驻扎在重庆北碚区山溪口。
1970年7月,支队政治部组织科曹科长找到时任205大队宣传股长的我谈话:“老万,支队党委常委讨论决定调你到训练队工作”。于是,我收拾行装,紧急赶赴重庆。汽车沿着北碚区山溪口的一条马路,经过一个狭长的区间小道后,右拐就进入训练队驻地。
训练队驻地是一个简朴的院落,有三栋楼,一个食堂。原来是当地的一所学校。训练队队长是遆春景,政委汪明德,副队长刘其昌,我担任副政委。由于政委汪明德身体不太好,训练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实际上主要由我主持。
我在训练队实际工作时间不长(1970年7月至1971年3月)。在训练队短暂的工作中,支队组织首批连排干部轮训的一段经历记忆犹新,至今难以忘怀。
1970年,为了适应“工改兵”后管理体制的变革,提高新官兵的军事素质和业务技能,解决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中的薄弱问题,满足部队日益繁重的施工生产与管理需要,遵照毛主席关于“军队要整顿”,“要抓紧训练”的指示,贯彻《中央军委关于办好教导队,加速轮训部队基层干部的指示》精神,支队常委会经过四次认真研究,决定按照严格训练,保证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人才的要求,在训练队开办各类业务培训班,从而提高基层干部带兵、练兵和组织指挥施工的能力,把干部培养成“能工能战”的指挥员。
我到任后,恰逢训练队开展首批连排干部轮训,共有180多名连排干部参加轮训。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培训班担任政治课的同时,配合支队工程科罗德隆科长负责连排干部轮训工作中基本的日常行政管理。
那时的训练队没有专职教员。教员全部是从支队机关相关部门人员中抽调。为搞好轮训工作,训练队设政工组、教研组(分土建、安装、后勤业务组)和保障组。教学队伍实行“三结合”,即领导、教员、学员相结合。除了领导亲自任教,传帮带外,还推选有实践经验的学员任教。当时有个说法叫“能者为师”。
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政治教育、军事共同科目和专业技术科目的比例是:2:3:5.。训练队没有大教室,培训班的集体学习、专业学习都集中在食堂进行。
政治上,主要学习毛选、学文件、学古田会议决议、学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学习周恩来总理提出组建基建工程兵部队的“能工能武,劳武结合,以工为主”的十二字方针。同时,重点抓好专业技术训练和制式训练。从队列基础动作开始,进行射击技术和单兵技术训练。专业学习以提高基层干部施工组织指挥能力和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为中心,学习工程制图、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经济核算、工程管理等建筑专业课程,最后达到“三会”、“两能”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员贯彻授课与辅导,小组讨论与个人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认真备课、试教,采用模型、图表、实物示范,尽可能做到直观形象。还根据学员的文化程度、业务水平高低搭配,组成了3---5人的互助小组,能者为师,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行政管理上,严格一日生活制度,坚持教养一致。早操、晚点名、军事训练都非常严格。生活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训练队的教员、学员都充满青春激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轮训的3个月,很多同志没有出过校门。连星期天也自觉在教室、宿舍学习,没有发生违纪现象。王建邦就是这批连排干部培训的优秀学员之一。他勤奋好学,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自觉钻研。还主动找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教员借授课教案、学习材料,探讨和请教各种问题。为今后工作和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建邦后来担任中建七局党委办公室主任、局上海公司的党委书记。
首批连排干部轮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支队后来陆续开展大规模基层干部轮训,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训班结业后,很多学员返回连队,在基层管理岗位上取得突出的成绩。训练队也逐渐显现出教育培训基地的重要作用。
1971年4月,训练队随支队调迁,驻河南省南阳县新店公社菱角池。次年2年,训练队更名为教导队。随后,支队组织的四期共有1640人参加的一场大规模的基层干部轮训拉开了序幕。
(万华,1931年10月出生,1953年7月入党。1945年至1949年,新四军信桐大队通讯员。1950年至1957年,东北军区政治文化干部训练队学员,中国人民志愿军警卫团营部文化教员志愿军后勤部五分部训练队参谋。1958年至1966年,铁道兵十师三营参谋、八师39团汽车连指导员、一营副教导员。1966年至1983年,基建工程兵21支队205大队宣传股长、重庆147厂军管会主任、21支队训练队副政治委员、203大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83年至1992年,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党委副书记。1992年2月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