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阳建筑工程学校
公告通知 更多+
校园文化

创新成就品牌 奇葩绽放中原

创新成就品牌   奇葩绽放中原
中建七局南阳建校职业教育成绩斐然
        这是个令人艳羡的成就:眼下,很多中专学校校长慨叹生源质量差、办学难,然而中建七局南阳建筑工程学校35名教职工,全日制在校生达1000多人,学生总数超过2000人;数年来不仅没要工程局一分钱,而且每年还上缴数十万元管理费;毕业生连续多年供不应求,就业率居高不下。这又是个令人骄傲的成绩:被省市授予“文明单位”、“先进办学单位”、“培训先进单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学校起飞的前提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实用型高素质人才,力争创办出特色学校。这是南阳建筑工程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思路。”南阳建筑工程学校校长李桂萍接受采访时说,正是这些闪耀着睿智光芒的思想把学校引入快速发展轨道上来。
        薪火相传,桃李竞芳。从基建工程兵部队教导队,到兵改工后的职工中专,再到面向社会招生的技校、普通中专,南阳建校走过了不平凡的办学历程。历任领导班子带领教职工殚精竭虑、勤俭办学,秉承“服务企业,佑启社会”的宗旨,继承光荣传统,踩着时代节拍不断前进, 使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发展为豫西南最大的建筑业培训教育中心,被社会各界誉为豫西南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成为醍醐灌顶的建筑专业人才的摇篮,南阳盆地上崛起的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职教苑中一朵盛开的奇葩。
        适时转型、加快发展。98年以前,该校年招生不足200人,资金寅吃卯粮,教师队伍不稳。经过审时度势,领导班子果断决定申办普通中专,使招生工作纳入国家统一计划。1999年3月,南阳建筑工程学校正式更名挂牌。南阳理工学院函授教学中心、重庆大学网院校外学习中心也随之相继成立,“中专—大专—本科”梯式办学模式开始凸现,为学校发展装上了腾飞的“发动机”。面对激烈的生源大战,教职员工众志成城,下功夫、出实招、广宣传、动真情,以务实高效的作风,走村入户,深入乡镇初中、村组,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宣传,用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就业保障打动家长和学生,吸引报考。从2004开始,招生人数不断攀升、持续走高,2006年全日制在校生突破1000人,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学校向心力、凝聚力空前增强,职工队伍精神振奋,各项建设突飞猛进。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铺设“成才路”。2007年6月,在河南省建筑类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上,该校代表队脱颖而出,取得了一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三个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学校又斥资修建了校内实习车间,更新添置了测量、实验仪器设备,为实用型教学创造条件。同时,还依托学校的“河南省建筑类培训机构”的优势,为所有毕业生办理“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在手,毕业生供不应求。2007年、2008年该校毕业生通过不同形式全部实现就业,受到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肯定。
        以职教创新为动力,打造名师品牌。优质办学的前提是有优秀的教师。学校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方案,力促他们既当“教师”,也当“工程师”,既讲理论,也能动手操作,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鼓励“双师制”。强化内部管理,煅炼师风;明确教学工作要素,提升师能;追求人性化的管理,凝聚师心,最大限度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使教师业务水平、师德修养更上一层楼。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资格考试,使教师人尽其才,恪尽职守,教书育人。
        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为保证学生安全,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但校园生活却丰富多彩,充满青春气息和活力。各类寓教于乐的文体娱乐活动接连不断、高潮迭起,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同时,以“绿化、净化、硬化、亮化、美化和艺术化”作为校园建设的理念,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幅画,都是一个净化心灵的地方。今年3月,该校063班学生张亮亮无偿为苏州一位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890个、河南省第79个、南阳市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众多新闻媒体连续追踪报道,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称赞。
        培训育人也是一篇大文章。该校依托中建管理学院河南分院、河南省建筑类培训机构、河南省安全培训机构的资质,每年为中建系统和豫西南建筑企业培训了大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初步形成了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齐头并进,长、短训两翼齐飞、优势互补、协调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学校建设与发展跨入了建校以来最为稳定、最为辉煌的时期。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相信,中建七局南阳建校今朝花正红,明天更灿烂。(高标准)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