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阳建筑工程学校
公告通知 更多+
校园文化

校园守望

        教苑倥偬20秋,岁月催染少年头。
        兵改工后的第3个年头分配到工程局工作,学师范专业但原本不想从事教育工作,可阴差阳错,最后我还是进入中专校工作,并且一干就是二十多年。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当年同时进入单位的同事朋友相继离开了校园、离开工程局。我也从一个青涩少年、懵懂小伙变成了历经沧桑的中年人,一个校园的虔诚守望者。
        绿草茵茵,樟树飘香,菁菁校园,青春绽放。20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多少风雨与雷电,经历了多少磨难与变迁,经历了多少坎坷与发展,学校依然静静伫立着。但学校的确变化了,几乎每天都在变,变得规范变得漂亮变得成熟变得内涵丰富了。而我也从一名普通教师,履行神圣的教书育人天职开始,到担任学生科副科长、团委书记、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招生办主任,到至今的副校长、工会主席,亲历和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变迁,参与了学校走向正规化、规范化办学路子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有的工作不谦虚说甚至是填充空白、开拓性的工作。期间,有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的清贫乐道,有主持编写各类学生管理和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时的冥思苦索,有申办普通中专和远程教学中心、申报招生计划过程公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坎坷艰辛,有深入乡村进行招生宣传的坚韧不辍,有面对复杂局面处理安全事件的镇定果敢,有与违纪学生谈话的循循导诱,有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推进校园文化繁荣的愉悦快乐,也有工作失误时的无比懊悔,遇到困难挫折时的优柔寡断、苦恼烦忧。在这些过程中,自己丰富了知识、体验了乐趣、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能力、得到了锻炼,逐渐进步逐渐成长起来,为学校中专—大专—本科梯次办学格局的彰显作出了积极贡献。
        往事如烟,往事似雨。感到欣慰的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学校已经形成了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可贵品质,造就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坚持了锐意进取、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砥砺了团结奉献、爱国爱校的精神风范;值得骄傲的是,在学校发展变化的巨幅画卷上,书写了广博灵动的青春痕迹,记录了个人艰苦跋涉、风雨兼程、勇于登攀的雄健身姿,留下了风发扬励、奋发进取的脚印,蕴含了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校园是个大家庭。在这里,我忘不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甘甜,忘不了夜以继日撰写规章制度的辛勤,忘不了成功申办普通中专后的喜悦,忘不了几任校长的严谨治学和对发展信念的坚定不移、对学校的严格管理,忘不了广大教职工的大爱至深、无私帮助,更忘不了组织上授予“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荣誉时的惭愧和惴惴。可以说,这里是我人生价值得到尽情释放的地方,是我从事高尚事业得到至高回报的地方。“我原本想拥有一缕春风,你却给我一个春天;我原本想要一束海水,你却给我一个海洋”。在这里,我挥洒汗水、放飞梦想、释放青春、播种希望、收获喜悦、实现理想,习惯了清贫和宁静,也真正体验了育人的快乐和精神的富有。
        曾经有很多同学朋友劝我离开校园,上世纪90年代中叶,当时担任局领导的一位尊敬长者更是严肃地忠告我,而立之年前不离开将来一定会后悔。坦率地说,我也曾几经反复、犹豫、矛盾,也的确曾面临种种离开的机遇和理由,但最终都未能成行。至今我也不能说清楚自己是对还是错,究其因由,我还是深爱着我的校园!学校的发展、轮回、变迁,包含着几代人的前赴后继、浮浮沉沉,蕴涵着我的青春梦想、魂牵梦萦。我不惧怕失败和重头再来,但却不忍几代人辛劳、汗水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让曾经付出的汗水和努力付之东流。没有后悔,没有无奈,没有颓废。即使得不到命运的垂青,但既然自己选择了校园,就一定要信心百倍,坚持到底,一如既往为梦想和事业拼搏、奋斗不息。
        每个人都是守望者,守望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守望着自己的那份爱。我则深深眷恋着这块土地----欢乐和梦想,痛苦和烦恼,青春和爱情,辛勤与汗水,光荣与荣耀相互交集,使我对校园的热爱欲罢不能。我钟情这里的同事朋友,挚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如果可能,我依然愿意心无拘囿,选择坚守校园这块圣洁的净土,继续守望这片热土,继续做一个校园的虔诚守望者。
        因为,我相信明天。只要有明天,校园的明天就应该更好。

 (本文荣获2008年中建七局纪念兵改工25周年暨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优秀作品)

返回目录